股票配资最新平台2023 给科技创新工作划重点!速读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广州这样干
股票配资最新平台2023
▲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2月20日上午,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占据了较大篇幅,展现出广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科教人才融合发展的奋斗足迹的务实举措。
在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上有新担当,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有新突破,广州更需要围绕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持之以恒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科技创新领域,哪些关键重点工作要狠抓落实?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往成绩的同时,为2025年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望2024:
科技领域多项指标居全国城市前列
广州GaWC排名跻身全球一线城市,科研城市排名全球第八位,获得全球首批“灯塔城市”称号;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第一股均出自广州;独角兽企业增至24家、数量居全球城市第九;近三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26.4%、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0.4%……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硬核”数据,折射出广州求质求新促转型的强劲动力。2024年,广州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为方向目标,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建设。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分层分类推进“2+2+N”科创平台建设,实施20项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攻关项目,“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结题验收,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6项、其中牵头项目占全省近八成。海洋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南沙启程。
提升成果转化水平。构建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新建14个概念验证中心,启动大学城科技园和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5万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高价值发明专利7.2万件、增长17.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蝉联全国第一。
强化教育人才支撑。举办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新增博士、博士后培养平台76家,全市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增至145个。引进人才入户近3万人。4个团队、2名个人获首届“国家工程师奖”,入选“国家工程师团队”数量全国第二。
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深入探讨国际合作与共赢。
科创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广州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重要阵地,提供了重要加持。
展望2025:
打造具有全球竟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一体推进全面创新,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广州将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推进建设活力创新轴。依托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与国家基金委合作创设广州联合基金,支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核心支撑平台建设。推进天河智慧城、番禺东西庄科技创新集聚区等重点片区建设。部署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空天深海等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实验室,以及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贾自豪摄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分层分类培育壮大科技企业。布局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骨干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服务体系。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推进穗港澳协同创新中心、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环五山成果转化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建设,推进构建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开展市场牵引场景开放行动。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协同机制,引育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纵深推进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培育工程,支持民营企业主体人才系列职称自主评审。开展产业“新工匠”培养计划,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2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落实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深化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孙志洋表示,“我们将持续强化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优势,发挥创新变量关键作用,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奋力建设靠科创进、靠科创强、靠科创胜的现代化新广州!”
南方+记者 李鹏程
股票配资最新平台2023